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为充分挖掘我区广大医师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深化“医先锋”党建品牌,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浓厚氛围,“健康房山”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医师节专题报道,本期报道的是:房山区第一医院——黄占东。
30年前,黄占东作为外地大学生人才引进中的一员,怀揣着梦想来到了房山区第一医院工作。时间一晃,黄占东已到耆艾之年,作为房山区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他的根也深深地扎在了房山区卫健系统这片热土里。

2000年,黄占东服从医院安排,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专业知识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进修归来,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和更好地建设医院的肾科专业,他每周四坐公共汽车往返5个小时参加北大医院的临床病理讨论会。在近2年的坚持学习中,他积极与专家交流实践,不断总结经验。2002年,房山区第一医院便能独立操作肾活检技术。

十几年前,为了抢救一位喝农药的小伙子,黄占东在科里守了整整10天,从呼吸机的使用到解毒药的应用,他虚心向相关科室和专家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个月的抢救终于治愈了患者。自此,黄占东萌生了建立肾脏ICU的想法,并逐渐开展CRRT技术。经过几年的努力,科室内的所有医生都能够熟练掌握使用医院多种型号呼吸机,在药物中毒抢救方面得到了307医院专家的好评,特别是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在有机磷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参与了国家863计划),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使治疗药物中毒成为房山区第一医院肾内科的一大特色。

2010年,黄占东作为唯一的一名二级医院专家参与了《北京市血液透析质控中心诊疗规范》的修订,提出了在区域内建立传染病透析中心的理念,并在质控中心专家的帮助下迅速落实,在区第一医院建立了房山区传染病透析中心,使有需要的患者免去了去市区医院的奔波。
2018年,黄占东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带领团队远赴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人民医院进行支援帮扶工作。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们收治了7名患者,做了30余次血液透析,使已建成2年的海原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得到有效使用,为海原县人民带去了福音。

2019年,突发新冠疫情,在房山区第一医院作为新冠疫情定点医院期间,有330名血液透析患者需要转出治疗,黄占东与团队根据各个患者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交通等问题,连续3天,每天通过电话与患者沟通情况,耐心做思想工作,圆满完成透析患者转出任务。同时,接收了70多位来自不同血液透析中心的阳性患者,保证了疫情期间血透患者的正常治疗。

2023年7月31日,房山区遭遇特大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导致停水,医院的透析治疗无法正常进行。黄占东第一时间与医院领导沟通协调,启动紧急供水预案,建立了一整套供水储水系统,及时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许多患者由于家庭断水对是否能够进行透析治疗十分焦虑,黄占东立即带领团队与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314名患者电话沟通,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并分批次安排患者进行透析治疗。8月1日停水当天,共完成4班次透析,直至凌晨2点完成全部患者的透析治疗。期间,他还带领团队对河北省涿州市的3名尿毒症患者进行透析治疗,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在30年的临床工作中,黄占东积累了上级医院进修、外省医院支援等经验,经历了疫情、汛情等多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考验,他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用心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房山卫健系统这片热土深深扎根,辛勤耕耘,为房山区的卫生健康事业奉献了青春和热血。

校友简介:
黄占东:内蒙古医学院93届校友, 1969年1月出生,蒙古族。原籍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在校期间曾任“沃土”文学社社长,学生会副主席,1992-1993年任学生会主席。1993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工作,1999-2000年在全国肾脏病专家北大医院王海燕教授组织的“全国肾脏病骨干医师研究班”进修一年,2003年任命为肾内科主任至今。2010年晋升为肾内科主任医师,2011年聘为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客座教授,房山区肾脏病专业学科带头人。人生座右铭:一辈子种好一块责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