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88年,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和喜格教授为患嗜铬细胞瘤伴有心肌缺血准备手术的病人插入心脏气囊漂浮导管,填补了自治区临床监测技术方面的空白。
2.1988年3月,学校召开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王延彬为首届教代会常设委员会主任。
3.1988年5月,由附属医院迟宝恩、龚煜华为正、副队长,由李荣、侯炜华、贺希格、白树平、安秀萍、王佳宁和法语翻译郑军(航天部601所)共9人组成的第一个援外医疗队被卫生部派往非洲卢旺达执行医疗援外的任务。
4. 1992年,自治区首例植入全自动房室顺序起搏器在附属医院完成。
5. 1992年,我校本科生陈玲首次在全国六级英语考试中荣获全区第一名。
6.1992年,杨成旺被评为自治区首届十大杰出青年。
7. 1992年,蒙医医史文献专业获得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

8. 1993年,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蓝春生被美国纽约科学院聘为院士,成为我校第一位被美国纽约科学院聘为院士的教师。
9.1993年开始,学校首次招收了蒙古国、日本国留学生班。
10. 1993年,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陈海燕、李玲香首次成功为美尼尔病患者实施了“内淋巴囊减压术”。
11. 1993年,附属医院内科血液组在区内首例自体骨髓移植手术获得成功。
12. 1996年,附属医院首次获得由团中央授予的“青年文明号”。

14. 1999年,以鞠爱华为课题负责人研制的“当归补血口服液”和“当归补血胶囊”首次获得国家级新药证书。1999年,学校首次开启了教、学、研、产一体化培养模式,召开了研制“当归补血口服液”和“当归补血胶囊”课题组暨奖金兑现大会。

15.由我校教师罗布桑主编的《蒙药学》第一次成为中国医药高等院校蒙医药学专业用蒙药学统编教材。1995年,该书获得在美国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国际金杯特等奖。
16.2001年,附属医院成功进行了自治区首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17. 2003年,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18.2003年,附属医院成功进行了全区首例心脏移植、背驮式肝脏移植术。
19. 2005 年,高野博艺术团的舞蹈《茉莉花开》首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
20. 2005 年,学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荣获铜奖,实现了学校在“挑战杯”竞赛中奖牌零的突破。
21.2005年,附属医院成功实施自治区首例小肠移植术。
22.2005年,我校在全区高校中首次成立学校新闻中心。
23. 2005年,学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首次联合培养蒙医学博士,使学校成为全国第一个招收蒙医学博士的单位。同时,学校2名教授被遴选为全国第一批蒙医学博士生导师。